美国小伙写歌表白苏州 以“新苏州人”自居
2017-10-27 16:32 来源: 新华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有没有看过虎丘的晨曦……在平江路听着船夫的歌谣,清风不知从何处飘,飘来桂花的味道……我的留恋,叫做归苏感……”

  满满的中国风、标准的普通话,如果不看介绍,很难想象原唱竟是个外国人。这首“表白”苏州的原创歌曲《归苏感》,创作者是美国小伙Jackson Davis。此前,就是凭借这首歌,他在“家在苏州”外国人才艺秀活动中摘得“最佳才艺奖”,并很快成为苏州人微信朋友圈里的“红人”。

  入乡随俗, Davis不但给自己取了个“戴天乐”的中文名,还在参加央视、地方卫视的汉语节目时,每每以“新苏州人”自居,积极为第二故乡代言。他的理由很简单,“苏州是我的音乐梦开始的地方。”

  决定来中国,是因为“蔡”。在美国读到大三,戴天乐找了个兼职,给留学生上英语课。也许是缘分,他带的全是中国留学生。在此之前,功夫和乒乓是他对中国仅有的认识。但在和中国学生“打成一片”后,才让他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汉语有了真正的感性认知,“我记得有一名学生姓蔡,我搞了半天发音都不对,更不用说写字了!”

  年轻,喜欢挑战。当时,就读于语言学专业的戴天乐正好要选修外语,便选择了挑战“高难度”的中文。毕业后,他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感召下,就这样来到了中国。

  梦想和现实的差距,再一次显现。这一次,为难他的是“菜”。回忆初来中国的那段时光,戴天乐用“特别怀疑人生”来形容。2009年,带着对东方文化的憧憬、对异国他乡新生活的期待,23岁的戴天乐从佛罗里达州来到大洋彼岸的河南省许昌市,在当地一所高校当外教。可是,美丽的梦想很快被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戳破”。在饭店吃饭时,不认识汉字的戴天乐没法通过菜单点菜,只能随便“瞎指”,经常是凉拌海带配花生米就凑合了一顿饭。

  支持戴天乐坚持下去的,是那年中秋的团圆饭。那顿饭,戴天乐至今难忘。到中国没多久,就是中秋节,但他当时并不明白这节日意味着什么。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准备“凑合一顿”,但学校食堂的一位厨师得知他当晚没有安排,很热情地拉他回家吃饭,还做了一桌拿手好菜。喝着“辣辣的”白酒,听着“嫦娥奔月”的传说,“举杯邀明月”的氛围下,让此前模糊而抽象的中国文化变得具体而可以触摸。克服困难,留下来!

  两年后,戴天乐申请到了一笔奖学金,有了到苏州大学进修一年中文的机会。

  没想到,苏州之旅,让他的人生有了另一种可能。

  苏州市乌鹊桥路口,有一家名叫“老书虫”的“书吧”,对许多生活在苏州又喜欢音乐的外国朋友来说,这是个特殊的存在。每周三,“开放的麦克风”活动准时在这上演,中外朋友都能亮一嗓。到苏州的第一天,戴天乐逛完古城后,恰巧看到了这场景,“感觉非常奇妙,那里的氛围特别好,大家互相都非常友善包容。”戴天乐一下子对古今交融的苏州有了好感。

  直到如今,戴天乐依然是“老书虫”的常客,不但有朋友,更有“粉丝”。“我记得第一次在那儿就唱了首中文歌,反响很好。据说我是第一个在那儿唱中文歌的外国人。当晚,就有人邀请我去其他地方唱歌。”戴天乐从小就有音乐梦,高中时还专门学过一段时间,但后来不了了之。“老书虫”的麦克风,让他重拾儿时梦想。打那之后,戴天乐把大部分时间留给了音乐。其间,他参加过好几支乐队,做过很多场演出。也是在那段时间,他翻唱改编的《平凡之路》中文歌曲,在网上迅速达到了300多万的点击量。

  如今,戴天乐还在苏州一家音乐工作室担任音乐总监,负责编曲、录音、混音等工作,抽空做自己的作品。戴天乐的目标,是做一个原创中文歌的外国歌手。

  《归苏感》,是戴天乐实现自己目标踏出的第一步。

  “创作出好的作品,最关键的是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在苏州这六七年,类似“对苏州的印象如何”这样的问题,戴天乐被问了无数次。一开始,戴天乐总会回答诸如苏州这座城市很美,运河、园林、刺绣让人很喜欢等答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对苏州的熟悉,戴天乐的回答却变得越来越简单,“我已经把苏州当家了!”或许这么说会让人觉得很简单,但戴天乐说,“往往浮在外表的感觉,总是很浓烈,真正融进去了,却是波澜在水下。”

  《归苏感》,就融入了他对苏州这种似家般的情感。

  在苏州的老街巷里,他结交了很多新朋友。和老手艺人聊聊天,和家门口那些真正的“老苏州”打打招呼。和佛罗里达的阳光相比,戴天乐觉得江南的雨天别有一番滋味,“能让人闻到生命萌芽的气息。我的‘归苏感’,或许就是从这里来的吧。”

+1
【纠错】 责任编辑: 何险峰
新闻 评论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5481129728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