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增进了解才能减少误解”——一名普通美国人与中国的难忘邂逅
2017-11-12 12:32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华盛顿11月11日电  通讯:“增进了解才能减少误解”——一名普通美国人与中国的难忘邂逅

  新华社记者陆佳飞 刘晨

  51岁的莫琳·詹金斯是美国马里兰州的中学教师,2009年她第一次去中国旅游时恰逢中国农历春节。走在北京著名的商业街王府井大街上,詹金斯和家人巧遇民间艺人在表演舞龙、舞狮庆贺春节。正是这一次“邂逅”,改变了詹金斯对“中国龙”的误解。

  “对于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到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美国人来说,有时我们的偏见来自美国媒体对于中国的偏见。当媒体在描述中国发展时配上公众惧怕的西方文化中的‘恶龙’,你很难不受影响,觉得中国的确对我们构成了威胁。”詹金斯告诉记者。

  “但当我真正与‘中国龙’面对面时,这个被打扮得有些花里胡哨的家伙带给我的不是压迫感,而是节日的欢快气氛。”她说。

  带着一丝疑惑,回国后的詹金斯通过查阅资料和询问身边的华裔朋友,了解到“中国龙”与西方文化中的充满攻击性的“恶龙”并不同。“中国龙”象征着吉祥、风调雨顺。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素来被称作“文化大熔炉”。但包括中国历史研究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包弼德在内的多名学者都曾感叹,普通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的认识和兴趣还远远不够。

  詹金斯告诉记者,她时常把与“中国龙”相遇的这段经历告诉自己的学生,鼓励他们以开放的心态去接触和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举足轻重的大国。

  “既然美国无法、也无意去阻止中国发展,那我们就应该考虑怎样去与中国和平相处。增进了解是第一步,除此之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途径。”詹金斯说。

  与詹金斯仅10天的中国行不同,美国黑人青年迈克尔·福特和中国的“邂逅”已有好几年。2010年他决定去中国留学时,并不是因为了解和喜欢中国文化,而仅仅是因为机会难得。

  “在此之前,我对中国毫无了解。可以说,当时是毫不犹豫地背起行囊前往这个我完全不了解的遥远国度。”福特说。

  7年后的今天,福特用熟练的汉语引用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表示自己当年迈出的第一步点燃了他现在对搭建中美人文交流桥梁的热情。

  过去几年,在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中美之间的沟通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两国宣布建立并全面启动了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的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中美间增进了解的各项举措予以肯定。他说,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进行沟通和对话越多,就越能避免出现对彼此过于消极和负面的臆想。

  约瑟夫·奈告诉记者,中美两国在一些问题上难免存在分歧,认为两国应该在所有问题上看法一致的观点反而有违常理,但对于盲目视他人为敌人的做法也同样应该保持警惕。

点击查看专题
点击查看专题

+1
【纠错】 责任编辑: 冯文雅 薛涛
新闻 评论
美国频道正式上线
联系我们

太阳"刺头"后卫布莱索将被交易至雄鹿

太阳"刺头"后卫布莱索将被交易至雄鹿

NBA菲尼克斯太阳队主力控卫布莱索将被交易至雄鹿队,太阳将从雄鹿获得中锋门罗。[详细]

周琦NBA得分创新高

周琦NBA得分创新高

中国球员周琦再次在第四节获得出场机会,他连扣带罚拿下4分,创造个人NBA单场比赛得分新高。[详细]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9801112194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