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救美国大兵——记75年前浙江村民与美国飞行员那段往事
2017-11-10 09:51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浙江丽水遂昌村民回忆当年营救情景。 新华网发 浙江丽水市委宣传部提供

  新华网杭州11月8日电(祝姚玲 包塔娜)对于杜立特空袭,很多人都不陌生,那是1942年美国空军中校杜立特率领16架B-25轰炸机、80多名机组人员对日本东京等地开展的一次大胆突袭,它的胜利对于当时在二战战场节节失利的美军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这场75年前的空袭行动举世闻名,而背后中国平民英勇救助美国飞行员的故事,却没有那么为人熟知。往事不该如烟,那一个个感人的救援故事,是村民用血汗甚至生命铸就的,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美国飞行员送食、治伤,并用轿子、人力车将他们送到当地政府,护送他们安全离开。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山区,去追寻那段往事,致敬平民英雄,记录那段平民铸就的中美友谊。

  20岁的江山村民 硬生生把2米高的美国飞行员背下了山

  时间回到1942年4月18日,那是珍珠港事件后的第一百三十三天,杜立特空袭成功后,轰炸机因为无法在航母着机,继续向西飞往中国境内。由于燃料耗尽和天气原因,16架飞机全部坠落,飞行员紧急迫降到浙江的遂昌、江山、常山、临安,江西的上饶等地。

  当天傍晚,3号机坠落在丽水市遂昌县柘岱口乡北洋村大坞山。副驾驶曼奇坠落到江山东积尾村附近。下落过程中受伤,难以自己下山,后来才被村民发现。

  据曼奇回忆,被村民发现时身体已很虚弱,每走100码就要歇一歇。一个身高5英尺4英寸的中国人主动要求背他,他就是村民毛继富。当时,毛继富20出头,与曼奇身高差距颇大,用满身力气硬生生将这个接近2米高的美国飞行员背下了山。背起大块头,毛继富没有放慢、停下脚步,而是快步走向村庄。

  毛介富的妻子吴梅兰和村民廖石爱等人,还为曼奇做了在当时可以算作奢侈的鸡蛋汤、蛋炒饭。由于语言不通,当时他们连这名飞行员的名字也不知道。不久,美军飞行员便被有关方面送回美国。

  1998年12月,曼奇的战友伍尔德里奇专程来到毛介富家中表示感谢。

  遂昌村民炖鸡给飞行员当晚餐 做他的人肉拐杖送他下山

  同是3号机组的机长格雷、投弹手琼斯降落和机械师法克特落在遂昌界内。

  机长格雷当天降落在遂昌县西畈乡岩坑村,第二天到湖岱口村桥头,被村民发现并带回家中,后被乡里安置在刘家祠堂(当时的乡公所)。对于村民送来的米饭和小菜,格雷只是怔怔地看着……后来,格雷在纸上画了一只鸡,又画了几个圆圈——鸡蛋,村民理解了意思,很快送来了几个还冒着热气的鸡蛋,还把一只刚出锅的鸡送来作为他的晚餐。在战乱年代,山区农民家庭哪怕过年,也未必能吃上一只鸡。

  第二天一大早,在乡长刘佐唐的安排下,民兵刘芳桥护送他去上定乡。处处陡峭而狭窄的山路,没有经验的格雷走几步就气喘吁吁,刘芳桥就让格雷搭在自己肩上一步一步往下挪。“爷爷说,那是他这辈子走过最累的路,”刘芳桥的孙子刘光宁说。

  这一路上,格雷与刘芳桥熟络起来,途中休息时,他掏出钱包里的照片给刘芳桥看,告诉他这是他的夫人。次日,刘芳桥返回刘家村,格雷送了他一段路,还送了两枚美国硬币表示感谢。

  投弹手琼斯降落在遂昌县柘岱口乡坑西村,在乡长张志伦和村民帮助下得到食物和换洗衣物,并被安全送走。于4月21日与机长格雷在王村口区重逢后安全离开。

  机械师法克特殉职于机舱内。当村民轮流值守看守他的遗体,并用上好棺木,将他入殓。后来棺木连同拆解的坠毁飞机、零部件一起被送走。

  临安山村教师朱学三 用生涩的“洋文”救下杜立特部下

  1号机,也就是杜立特执行任务的那架飞机,那天傍晚坠落在浙江、安徽交界的西天目山豪天关岭上。

  杜立特降落在临安县白鹤镇盛家畈的农田中,第二天被发现。由于言语不通,驻扎在白鹤镇的浙西行署的哨兵发现他后,双方险些开枪。好在村民帮杜立特找回降落伞、望远镜,才消除误会,将这个满身泥浆的美国人送往天目山上的浙西行署。

  与杜立特同一战机的领航员波特降落在青云镇碧琮村,他和另一名机组成员,被村民误认为“日本人”。幸好那天正是星期天,会一点“洋文”的当地小学教师朱学三恰好在家,他用最简单的英文与他们交流,村民才得知他们是轰炸东京的美国英雄,对他们热烈欢迎。由于他们不会用筷子,朱学三的母亲专门为他们煮了一小锅鸡蛋。 饭后,大家决定把两个英雄送往浙西行署。路上巧遇射击手伦纳德,三人仅仅拥抱,一同前往浙西行署。

  副驾驶员科尔降落在距杜立特六公里的射干村(现在临安太湖源镇),在保长等人护送下被友好地送到浙西行署青年营。1号机组上的五名飞行员,历经曲折惊险后,在临安百姓的营救下团聚。

  浙西行署为杜立特五人备好车马食物,飞行员也送给行署主任贺扬灵一件皮衣,一双皮手套,还有一些小纪念品。正要分别时,杜立特取出一封感谢信,交给贺扬灵。

  象山村民连夜护送飞行员离开 郑士明死守秘密被日军杀害

  7号机坠落在象山南田岛大沙村靴脚头沙滩。当时,5名美军机组人员中4人受重伤,其中两人伤势严重。

  由于当地离日军大本营石浦很近,村保长许尚春与王小富等4个甲长商量后,决定每小组派4个年轻人,在第二天天亮前把伤员送走。于是,16名村民抬着负伤的美军机组人员摸黑前行,中途更换多次交通工具来到三门,在恩泽医院院长陈省几、其儿子陈慎言、儿媳张雪香等帮助下,于21日清晨,把5位美军机组人员安全护送到恩泽医院。医务人员对机长劳逊做了截肢手术。半个多月后,5名机组人员基本康复。

  大沙村却因此陷入险境。驻石浦日军得到消息后,到大沙村挨家挨户搜查拷问。大沙村男女老少统一口径说“机组人员让潮水冲走了,没有一个上岸”,日军一无所获。可不久,日军在村民郑士明家搜出一顶降落伞,把他双手反绑悬空吊在小庙的房梁上拷问,要他供出美军机组人员的下落。

  郑士明一口咬定降落伞是在海上捕鱼时捞的。日军撤离后,全村人竭尽全力抢救郑士明。但由于伤势过重,流血过多,离开人世。

  三门渔民将飞行员藏进夹墙 帮其乔装躲过日军搜捕

  6号机上的五名机组人员坠落在浙江三门湾海里。当晚,四人游泳上了岸,岸边是南田区檀头山岛大王宫村(当时属三门县,1952年划归象山县)。见有一间农舍亮着灯光,便摸进了这户人家的猪羊棚。新婚夫妇麻良水和赵小宝发现了他们。在大概搞清楚来龙去脉后,这对年轻夫妇将他们请到屋里,煮鸡蛋给他们吃。后来得知还缺一人,麻良水到海边找到第五名飞行员。

  日本兵得到风声,上岛搜查,麻良水夫妇急中生智,将美国飞行员藏进了夹墙。第二天,他们用渔民衣服伪装飞行员,并雇了一条舢板,划船帮助他们避开日军的封锁线,到达安全地段。临别时,飞行员送给赵小宝家2只指南针、1只手表和1支钢笔。

  5位中国老人受邀前往美国参加杜立特空袭50周年纪念受到热情款待。 新华网发 浙江丽水市委宣传部提供

  相隔半个世纪 异国老人们再次相见重叙友情

  时间飞逝,1992年,杜立特空袭迎来50周年。应美国杜立特轰炸机队协会执委会邀请,刘芳桥、陈慎言、朱学三、曾健培、赵小宝5位老人,来到美国,与半个世纪前被他们营救的美军飞行员再次相见。

  渔家女赵小宝从当年的新婚少妇变成了步履蹒跚的老妪。见面会上,被她和丈夫救助过的飞行员爱德华却一眼就认出了她。一见面,两人就紧紧拥抱在一起。

  与刘芳桥会面的是一名三号机组成员的女儿,她代表父亲宣读感谢信。最后,她说:“要不是中国人救了我爸爸,今天就不会有我站在这里讲话。我从心底感谢中国恩人。”

  会场,3号机殉职机械师法克特的家属抱住刘芳桥。法兰克弟弟不停地说“谢谢,谢谢!”他说,50年前,哥哥跳伞殒命后,中国农民连续几昼夜在山上守护遗体,非常感谢。

  当年被中国村民营救的杜立特将军写信向5位老人表示感谢:“我代表杜立特轰炸机队协会的全体成员,向我们的中国朋友——那些不惜自己和他们全家承担巨大风险而搭救和照顾我们的人,表示由衷感激!”明尼苏达州州长将由他和州国务卿签名的感谢信交给老人。

  浙江村民营救美国飞行员留下的重要历史资料。 新华网发 浙江丽水市委宣传部提供

  往事如烟而情谊永恒 这段故事还在延续……

  刘芳桥家里至今保存着一本美国杂志,里面记录了美国各界对营救事件的评价;同一村的黄志春家的厅堂里还挂着父亲黄雄忠与美军飞行员的合影……

  今年10月24日,北京。十二号机飞行员鲍尔之子鲍尔特意穿着杜立特空袭75周年的纪念衫接受采访。吉姆说,父亲和他都特别感谢中国人民的大义之举。美国专门成立了杜立特子女协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恩人。明年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去遂昌等地看一看,向恩人们致敬。”吉姆最后说。

  翻开尘封的历史,除了温暖的救援,还有冰冷的残杀。杜立特尔空袭后,浙西机场群的战略重要性完全暴露,从1942年4 月19日开始的一个月内,日机轰炸衢州机场就达59次,机场附近9个村被杀绝。

  当翻开尘封的历史,有些往事无法付诸笑谈之中。对于那段历史,除了沉思,还有悲痛,还有温暖和感动……那段战争年代结下的深厚友谊,它历久弥新,在后人中传承变得愈加珍贵……

+1
【纠错】 责任编辑: 余申芳
新闻 评论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06151297374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