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深刻变革美国商业社会的“亚马逊效应”
2017-11-16 14:05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华盛顿11月15日电  财经观察:深刻变革美国商业社会的“亚马逊效应”

  新华社记者金旼旼 高攀

  华盛顿北郊富人区贝塞斯达,美国著名连锁书店巴恩斯-诺布尔的一家三层门店即将于今年底正式关张。而本周,亚马逊却宣布将投资150万美元,在该社区开设一家面积达6000平方英尺(约合557平方米)的全新实体书店。

  一些商业形态凋零,另一些商业模式崛起,这种生死交替的商业故事今年不断上演。美国著名百货商店西尔斯今年来已宣布关闭超过500家旗下店铺;而亚马逊6月以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公司后则表示,将大幅增加目前的450家门店销售网络。

  2009年至今,西尔斯市值从80亿美元缩水至4亿美元;而亚马逊市值则从360亿美元暴增到近5500亿美元。今年来,西尔斯股价跌了57%,亚马逊则涨了52%。

  西尔斯不是孤例。眼下正临近美国每年最重要的实体门店购物节“黑色星期五”,但普华永道的调查显示,今年仅有35%的购物者将把购物重点放在“黑五”,而这一比例在2015年达59%。亚马逊的出现正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人们无需在某一天涌入商场,进行购物体验极差的“抢购”。

  在美国每年营业额达数千亿美元的处方药零售行业,亚马逊的“云影”也已笼罩过来。美国药品零售巨头CVS近期宣布,从明年开始将提供次日达药品快递服务。其起因是亚马逊已经获得美国十多个州的药品销售许可,随时可能进入这一行业。

  亚马逊的威力,在于脚步未到,威名先登。投资银行杰弗里斯公司上周便建议投资者不要购入CVS股票,并将其股价预期从每股86美元降至76美元。

  上述种种因技术革新带来的商业兴替故事,美国观察者称之为“亚马逊效应”。这种效应对于商业乃至美国整体经济的改造能力,或将远远强于政治、社会和文化因素。

  有研究显示,亚马逊对美国企业的威慑力甚至远大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根据金融研究平台Sentieo的一项调查,在今年美国上市公司财报和电话会议中,提及亚马逊的次数要远高于特朗普。

  这意味着,虽然特朗普去年赢下总统大选,但其带来的短期性政治风险远不及亚马逊带来的结构性经济风险,后者对企业的未来经营更具威胁性。

  美国威登研究公司策略师迈克尔·珀维斯说:“亚马逊不是政治风险,而是一种长期结构性趋势,可能瓦解已有数世纪历史的商业模式,这是公司首席执行官必须真正面对并应对的问题。”

  如今各行各业的分析人士均在研究“亚马逊效应”对本行业的冲击:银行业、商业地产业、快递运输业……并且“亚马逊效应”并不局限于美国,这种技术革新引发的商业形态巨变是全球趋势。

  “亚马逊效应”第一层冲击是针对商业形态,其第二层冲击则针对社会形态。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近期的研究显示,亚马逊等电商的崛起正在快速改变美国的就业和收入格局。

  研究显示,过去一年美国百货商店削减了3.2万个工作机会,与之形成对照,非门店零售业则增加了2.9万个工作机会。虽然西尔斯失去的工作机会看似会由亚马逊弥补回来,但问题在于失去和新增的工作机会不对等。

  首先是地理分布不均衡。西尔斯几乎同时在美国各州裁员,而亚马逊新增员工却集中在少数州。研究发现,2012-2016年,五分之四的美国县净损失了零售业就业岗位,也就是说传统百货商店减少的工作岗位数要多于新增非门店零售就业岗位数。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经济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亚马逊这样的电商新增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少数地点,例如亚马逊总部所在的华盛顿州国王县。

  其次是薪酬不均衡。上述研究发现,2016年亚马逊等电商员工平均年薪超过5.9万美元,而同期百货店员工平均年薪仅略高于2万美元。由此可见,减少的是低收入群体工作,增加的是中产阶级工作岗位。

  经济学家从上述研究中得出一个值得担心的结论:“亚马逊效应”可能扩大美国地域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虽然商业形态变革本身并不值得担心,但商业形态转变带来巨大社会外溢效应却令人忧心。

  正如标准石油那样的托拉斯企业成为美国“镀金时代”商业和社会问题的象征,亚马逊可能成为21世纪科技革新所引发的商业和社会问题的代表。从广义来说,“亚马逊效应”并不局限于亚马逊一家企业,也并不局限于美国一个国家,这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全球现象。

  技术和商业进化迅猛。面对这样的巨变,美国政治和社会该如何应对。这是个开放式的问题。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杨婷 薛涛
新闻 评论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99701121966023